鋼鐵森林(六)

沈星悠向他跑過去,“真的是你!你怎麽在這裏?”

王玄沒有回答,眼睫低垂淡漠地看着沈星悠,“沈星悠,你來這裏做什麽?”

“你知道光塵先生在哪兒嗎?能不能告訴我?”沈星悠喘了口氣,和他各問各的。

“沈星悠,你的世界裏只有光塵嗎?”他沉默了一下,淡漠的眼睛變得更冷了。

沈星悠別過目光,知道以他的性格,不想說的一句話都不會說。“不說算了。”沈星悠有點沮喪,往外走,就算她見到光塵又如何?又能說什麽?又能做什麽?

“你要去哪兒?”王玄來到沈星悠面前,“你那只炸毛的貓呢?”

“丢了。”

沈星悠繞過他走,不想再和他說話了。

無人駕駛汽車在地下城随意開着,從城北開到城南,從城西開到城東。沈星悠坐在車上,看着外面的建築物匆匆閃過,陌生,繁密。

她摩擦着手上的戒指,不覺計算着流逝的時間。6月28日,7月,8月,9月,10月,11月。

原來已經過去這麽久了。

黑暗宇宙間,一道昏暗的曲線流動着,光線的頭尾幾乎相連,如一個不斷變幻的環形。那是“靈臺”的航跡,因為飛船無限接近光速,光還來不及消失,就奔赴下一重宇宙空間。

在時空折疊後的縫隙裏,光以不平衡的速度運動着,時間成了任意分布的光點,指向過去當下和未來的所有事件。飛船在不同的空間中穿行,闖入多重宇宙,向其中的一個光點奔赴。

在抵達那個未來事件之前,未來是不确定的,直到未來變成現在。

光速行駛的飛船,時間流速極慢,對于飛船的人們來說,距他們離開太陽系,只過去了幾個小時;而這幾個小時,對處于穩定空間的宇宙星體來說,是漫長的歲月。

飛船在宇宙間平穩運行着,中心艙室內,宋衍站在巨大的顯示屏前,凝視着X-C1915星系的模型,思緒飄散。

在浩瀚宇宙間,X-C1915星系極其普通;但是,它的存在,卻是非常特殊的。

屏幕上,兩顆白色的星體,以某種看不見的力産生聯系,進行相互運動,運動軌跡是不重合的“8”。

那兩顆行星——俄斯克星和賽華星,總是對稱地處于“8”的相對位置,組成了一個極其完美的圖案。

那是X-C1915星系的運動模型。四百年前,帝國進行了一場科學革命,那些偉大的先知們試圖打破教會對科學界的壟斷,他們探索星球、探索自然、探索宇宙,他們試圖用物理規律和數學模型解釋X-C1915星系的文明起源,打破教會的“神創論”。

他們發現了物質間的引力,計算了星體的重力,分析了空氣的密度,改進了賽華星的人造太陽。他們甚至可以改造基因中的不合适因素,揚棄了統治了帝國千年的ABO基因,通過基因序列的重新編輯,使大部分人獲得異能。

後來,這些先知們向神殿宣戰,他們将歷時百年制作的X-C1915星系的運動模型展現在帝國公民面前,用科學知識,向人們演示星球的起源,演示文明的演進。

最後,那次對抗,以主教的平淡笑容結束。他站在神臺之上,沒有說一句話,俯瞰着廣場上的萬千信徒,卻讓所有人更加堅信“神創論”。

那些科學家們,他們站在運行了數月的X-C1915星系的運動模型面前,精神崩潰。此時,所有的解釋都是蒼白無力的。

因為,它太完美了。即使改變了外力,改變了時間,改變了條件,星系的運動軌跡沒有絲毫變化。

它不受物理規律控制,沒有人能夠解釋這樣完美又不合理的奇跡。

後來,星系的運動軌跡,建成碑畫,立在神殿左側。那些科學家的名字,被刻在了旁邊,以贊頌他們追求真理的精神,紀念他們為帝國文明發展作出的貢獻。

X-C1915星系被稱為“古神的傑作”。

從此,再也沒有人去質疑“神創論”。

這個故事是帝國孩子的啓蒙故事,它被印成繪本,家喻戶曉。宋衍小時候聽父親講這個故事,尚不能理解,但每次在神殿左側凝視那刻滿名字的碑畫時,腦海中總能浮現繪本中洛夫主教平淡的笑容,那種洞穿一切卻又溫和冷漠的笑容,讓宋衍不寒而栗。

宋衍靜靜凝視着X-C1915星系的模型,那個讓帝國科學家們精神崩潰的模型,如今看來也确是如此。

X-C1915星系沒有恒星,沒有第三個星體,它只有兩顆行星,不受外力作用,只進行自我運動。它獨立地存在于宇宙之間,不與外界産生聯系。

在這個宇宙間,那兩顆星體的運動是永不停止的,一直以來,它們做着絕對運動。而除此之外,在可知可探測的宇宙空間內,再也沒有其它星體。

當模型的時間推到無窮大,那兩顆星體的運動也沒有變化甚至停止的跡象。

X-C1915星系的外面是極致的虛無,那是宋衍最初對宇宙的認知。

在離開賽華星來到地球之前,他沒有見過布滿繁星的夜空,也沒有看見過藍色的天空。

在德賽帝國,所有人對宇宙最初的認知都是如此。暗紅的天空中,無論白天晚上,看到的只是那輪人造的天體,它給予星球光熱,讓萬物繁衍生息。

宋衍第一次有“星河”的概念,是在帝國神殿後面的禱告廣場,那是亞伯老師告訴他的。

禱告廣場中央是一個巨大的圓形水池,上面矗立着古神的神像。誰也不知道那尊龐大神像是什麽時候修建的,它或許比帝國形成的時間還要古老。神像是三尊身體合在一起,以保證帝國的信徒在每一個角度都可以仰望吾神,向神明祈禱。

人們祈禱時會向水池中投入一顆美麗的寶石,那些水中的寶石在光芒下熠熠生輝,凝聚着衆生的一個個願望,亞伯老師告訴宋衍,那是“星河”。

宋衍在兩歲的時候,就被帶到神殿。在德賽帝國,公民教育屬于神殿的職權範圍,帝國的每座城市都有教會建立的學校。而王室成員直接在神殿接受教育,這是傳統,也是不變的規定。

對宋衍來說,他的童年和少年時代,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神殿中度過的。在這裏他除了接受神學教育外,也接受了完整的科學、數學、哲學、政治、歷史、文法等社科文知識,還有一門隐秘的異能課。

亞伯是他衆多老師中的一位,是一位慈眉善目的長者,讓人倍感親切。他教授宋衍神學,講《幽明錄》等課程。《幽明錄》是教會的經典,記敘的是與古神有關的故事。很多故事聽起來直白曉暢,它用童話故事般的語言,将古神的成長故事娓娓道來。但實際上,那些故事晦澀難懂,用了很多隐喻,有些隐喻直到現在宋衍都不能完全理解。

有一個微小的童話故事,在那天下午,如蜻蜓振翅般,聲音微不可聞,卻毫無察覺地改變了宋衍的人生軌跡。

宋衍離開中心艙室,走到外面的觀察室。全息投影前,看到的是黑暗的宇宙,但如果将這黑暗取一點,放大到無限倍,會發現裏面的信息豐富到令人震驚。可觀測的信息已經龐大到不可想象,更何況那些無時無刻不在宇宙間穿透的黑暗物質。

凝視黑暗中一點,宋衍再一次想起了在他十一歲時,亞伯老師在禱告廣場的神像下,給他講的《幽冥錄》裏的一個童話故事。

“老師,這個故事在我六歲的時候您已經講過了。”那時的宋衍疑惑地站在神像下的水池邊,聽亞伯将這個故事再講一遍。

沒有任何解釋,他只是再講了一遍。

現在,這個故事又出現了,它寫在亞伯老師最後交給他的“書”的最後一頁,只有一個題目《小王子的河流》。

與這本書中蘊含的龐大技術性信息相比,這幾個字顯得那麽普通,它既不能提高飛船的航行速度,也無法折疊宇宙時空,更無法改變時空的維度,改變認知中的宇宙規則。

但是,它又那麽特別,獨占了一整頁,與前面精密的電路蝕刻信息不同,這幾個字,是用白色的顏料寫上去的。它無法打開其餘的空間,它就是信息本身。

宋衍回到房間裏,決定用筆把這個故事完完整整地記錄下來,希望能理解亞伯老師的隐喻。這段時間,他回想這個故事的細節,但還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

小王子的河流

很久很久之前,宇宙間有一個獨立的星球,星球上住着一位長不大的小王子,即使他已經三百歲了,可看起來還是三歲的樣子。

小王子獨自住在星球中,它每天巡視星球,花費了很多年,終于将星球的情況完整記錄下來。

在一棵大樹下(那是他生活的宮殿),小王子用樹枝在沙地上寫寫畫畫,清算自己的財産。

小王子的財産如下:

一個直徑為600米的行星,一棵周長為6米的槐樹,一個終年冒出地下水的泉眼,一大片占據星球大部分面積的沙漠,以及一些碎石。

拿着那根樹枝,小王子覺得自己是全宇宙最富有最幸福的人了。

小王子将槐樹葉鋪在樹下的地面上,開始沉睡,很多年又過去了。小王子不知道星球的時間,因為這裏沒有參照物,只是一片昏暗,他看到的樹葉是黑色的,地面是黑褐色的,泉眼是灰白色的。

有一天,小王子醒了,他趴在泉眼前喝水,喝完水之後,他覺得身體變重了,又開始去巡視他的星球,距離他上次巡視星球,已經很久了。

他的星球沒有任何變化,他的財産依舊是一個行星,一棵槐樹,一個泉眼,一片沙漠,一些碎石。

這裏的空氣也沒有變化,不刮風不下雨,不冷不熱,沒有日出日落。在這裏,氣候是不存在的。

那一次,小王子第一次坐在樹下發呆。他的星球太安靜了,沒有一點聲音。他的夢裏是美麗的花園,可是他的星球卻是一片荒蕪。

難過的小王子站起來,手中拿着一塊石頭,向黑暗中用力扔了出去。

很久之後,星球忽然傳來了聲音,“叮咚”。

“你是誰?”小王子先是感到害怕,然後激動地跑過去,“你是誰?你可以和我說說話嗎?”

沒有回應,聲音徹底消失了,和黑暗的星球一樣,小王子非常沮喪,他躺在厚厚的槐樹葉上,再次進入了睡夢中。

在夢裏,小王子看到自己扔出的那塊石頭,和他一樣長出了眼睛、雙手和雙腳,但是它很害羞。小王子用槐樹葉子給它制作了衣服,這樣他們就能見面了。

為了感謝小王子,石頭用碎石、沙子和水源,為小王子建造了一個小小的宮殿。他們在宮殿裏玩了很久,然後有一天石頭說它要遠行了,它與小王子告別。

小王子從夢中醒過來,這次他沉睡的時間很短。星球依舊和以前一樣,沒有任何變化,但是小王子不再難過了,他已經找到了有意義的事情。

小王子摘下槐樹葉子,制作了很多衣服,放在自己睡覺的枕頭邊,他在等他的朋友回來。然後他将泉眼挖成了一個蓄水池,花了很長時間,用碎石、沙子和水源建造了一座宮殿,比夢境中的宮殿還要宏偉漂亮。他将泉水開鑿成河流,引到宮殿的周圍,銀灰色的河流圍繞着宮殿。

小王子躺在宮殿的中央,可以聽到潺潺的流水聲,這個星球終于有其餘的聲音了。

水流聲像大地的讕語,小王子再次在黑暗中沉睡。這一次他夢到了宇宙的神明。

神明說:“你建造了美麗的宮殿,我将實現你的願望。”

小王子想要光明,于是星球有了晝夜更替。

小王子想要音樂,于是星球有了風雨雷電。

小王子想要色彩,于是星球有了花草樹木。

小王子想要風景,于是星球有了山川大海。

小王子想要遠行,于是星球有了科學技術。

……

小王子想要石頭,于是河流裏出現了很多美麗的寶石。

小王子想要朋友,于是神明走了。

小王子從夢境中醒來,他的星球已經煥然一新,明亮的白天裏,光線下的河流波光粼粼,寶石閃耀着美麗的光芒。

他一顆顆地撿起河流裏的寶石,決定建造一艘宇宙上最偉大的船。

每撿起一顆寶石,他對石頭朋友的思念就多了一分,最後,他用剩下的寶石,雕砌了一尊石頭朋友的塑像,立在宮殿中央。

現在,是祂在替小王子守護着這個星球了。

複寫完這個故事,宋衍回憶着最後一句話,确定發音是“祂”而不是“它”,在德賽帝國的語言裏面,這兩個字的讀音不同。

他想起了神殿禱告廣場上的神像,也許石頭就是神明的“化身”,這或許就是這個童話故事的寓意,講述的只是神像的起源。

但世界上真的有神嗎?

人的力量超乎想象的時候,是否就可以稱之為神明?

在宇宙的另一端,一個藍色星球在黑暗宇宙中旋轉着,在它的周圍,還有七個和他一樣的行星,然而,它卻是唯一被宇宙之神眷顧的星球,在這個星系形成之後,生命在這個星球誕生,從一個單細胞的生靈原始介質開始,不斷分裂,變異,進化,滅絕,修正,再次進化,最終形成了燦爛的地球文明。

然而,在宇宙間,它的文明毫不起眼,它的發展是一次偶然。到達地表的宇宙射線,就可以讓它遭受滅頂之災。

地下城成了人類的庇護所,天災突如其來,在災難真正降臨到每個人身上的那一刻,人類才意識到這場災難與每個人息息相關。最開始只是春天裏青草的枯死,森林的消失,一個不起眼物種的滅絕,幾場山火的爆發,核廢水的排放,海洋垃圾污染,擴散至全球的流行病毒。最終是地磁的飛速逆轉,太陽風暴的襲擊,宇宙射線的穿透,地球生物不可控制的異變。

人類的末世,就這樣平靜地到來了。

兩百年前關于末世的預言,分毫不差地降臨了。

沈星悠坐在車內,汽車在城東的一個廢棄工廠前停下。周彥說城東是隔離區,這裏确實荒僻,但對于沈星悠現在的狀态來說,沒有哪裏比這裏更好了。

難言的疼痛從心髒蔓延到四肢,從剛剛到現在,她的不适感越來越強烈,甚至有點喘不過氣來。沈星悠清晰地感覺到身體裏兩種力量的對抗。

她的身體熱得難受,比任何一次發熱期的反應都要強烈,後頸的腺體腫脹起來,将那顆冰涼的珠子燙熱。那不再是溫柔的撫慰,而是一種痛苦的折磨。

最終,沈星悠扯掉了抑制器,倒在了車上。

她的發熱期在遇到宋衍之後變得明顯起來,但是極不規律,每次只有在她情緒波動較大的時候才會出現,但無一例外,宋衍都在她身邊照顧她,大多數時候反應都很輕。

但現在,沈星悠越來越難受了,她躺在座椅上休息,竭力保持平靜。她現在很慶幸車給她提供了一個封閉的庇護所。她以前發熱的時候,也不過是吃退燒藥,躺在房間裏睡一覺,很快就能熬過去。

在迷迷糊糊中,她覺得自己變得不清醒起來,眼前出現了宋衍的臉,平靜的,淡漠的,笑着的,委屈的,傷心的,可愛的,像貓一樣的碧綠眼睛,一雙極漂亮的眼睛。

沈星悠将那只小貓拿出來,看了看,放在了心口。

如果能回到南陵就好了。

對不起,我真的不喜歡這個世界。

海水漫過沈星悠的身體,又一層層退去。她睜開眼睛,看到了藍得仿佛要掉下來的天空。耳邊傳來波浪的聲音,浪花打在礁石上,蕩漾的海水灌進她的耳朵裏。

沈星悠坐起來,發現自己來到了海邊,幹淨的海域,細膩的沙子在陽光下是淡淡的金色。

好漂亮的海。

她轉過身,看到了海邊有一棟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