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鳥盡弓藏的将軍府造反了7

幾個皇子吓的面無人色,調轉馬頭就想逃跑,百姓們自發組成人牆,擋住了他們的去路。

“你們……你們這些大膽刁民,還不快讓開,是要造反嗎?”

百姓憤恨吼道:“對,我們就是要造反,這樣的聖上,我們不要。”

祁安用鞭子将他們挨個抽下馬,憤怒的百姓一擁而上,你一拳我一腳,将幾人活活打死了。

除了三皇子。

百姓們默認這厮是要留給祁安處置的。

趙真眼睜睜地看着自己的幾個兄弟被他口中的“刁民”打死了。

他吓的魂飛魄散,癱在地上軟成了一灘爛泥。

反了,全都反了。

他看着被折磨的不成人樣的康海,難怪京城沒有收到任何消息,原來康海早就被擒了。

他絕望心想,他們既然敢肆無忌憚地打死皇子,那麽整個邊關怕是都已經跟着霍無雙反了。

他無比後悔沒有将羽林衛帶在身邊,但轉念一想,五萬羽林衛對上三十萬霍家軍能幹啥?

不還是送菜嗎?

可以說,從他們踏上前往邊關之路的第一步開始,下場就已經注定了。

祁安站在趙真面前,居高臨下的看着他,用槍尖挑起他的下颌。

“怎麽樣,三皇子,被你看不起的刁民反噬的滋味如何?”

看着眼前神采飛揚的女将軍,趙真目眦欲裂,口齒不清道:“亂臣賊子,你不會有好下場的。”

“亂臣賊子?”

祁安傲然一笑:“你爹難道沒告訴過你,這江山本就是我爹打下來的,他的皇位是我爹讓給他的,狼心狗肺的到底是誰?”

趙真不服:“既然給了我父皇,為什麽還要一直把持着兵權不放,他居心何在?我父皇又有什麽錯?”

為君者,本就要心狠手辣,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若他是父皇,他也容不下霍羽。

阿塔無語:“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升米恩鬥米仇?”

“還是給吃的太飽了,喂出了一窩白眼狼。”

祁安冷笑:“這二十年若是沒有我爹守着邊關,數次打退倭寇,你們父子還能舒服地窩在皇宮裏謀劃如何害他嗎?”

最後祁安道:“我爹是個大傻子,但現在,他不傻了,你們吃下去的,全都得給我吐出來。”

聞言,趙真發出惡毒的笑聲:“哈哈,你爹可不就是個傻子嘛,所以他死了活該。”

祁安也笑:“誰告訴你我爹死了?”

趙真的笑戛然而止,忽地想起,有關霍羽的消息也是康海傳回來的。

難道霍羽沒有……?

祁安附在趙真耳邊,輕飄飄地給了他最後一擊:

“不這樣說,你們怎麽會放心地來邊關送死,百姓又怎麽會心疼我們霍家,繼而站在我們這邊?”

霍羽若毫發無傷,即便百姓知道了皇帝的陰謀,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畢竟,他沒被傷到,不是嗎?

趙真豁然瞪大了雙眼。

霍羽沒事?這一切從頭到尾都是一個圈套?

他們被騙的好慘!

趙真滿臉瘋狂之色,想喊破真相,祁安幾拳下去,打的他口吐鮮血,五髒六腑都似移了位。

接着,祁安雙手握着銀槍,掄圓胳膊對着趙真的脖頸揮了下去。

趙真驚懼的瞳孔裏映着銀槍雪亮的鋒芒,下一秒,他便身首分離。

頭顱咕嚕嚕滾落在地,沾滿了塵埃。

阿塔興奮鼓掌:“歐耶,狗皇帝斷子絕孫了。”

随後康海也被祁安一槍枭了首。

賣國賊被殺,圍觀百姓遮着孩子的眼睛,大聲叫好。

幾個武将沒忍住,也跟着拍手叫好,回過神來又悻悻放下。

女将軍面對百姓,高舉手中銀槍,清聲喝道:

“趙氏昏庸,為一己之私,通敵叛國置百姓于不顧,我霍無雙在此立誓,定要推翻趙氏皇權,還百姓公道。”

“好,說的好。”

“無雙将軍好樣的。”

“我們都支持你。”

邊城窮苦動蕩,天高皇帝遠,皇帝對他們來說,本就更像是個符號象征。

守衛這片土地的霍羽和霍家軍才是他們的依靠,他們發自內心地愛戴着這位戰神。

倭寇兇殘,世代觊觎着這片土地,這些年全靠霍羽的威名震懾着他們。

可皇帝卻勾結倭賊謀害他們的保護神,還将他們的家園送給倭寇。

當二十萬倭寇大軍兵臨城下的時候,每個邊城百姓心中的恐懼和絕望都達到了頂點。

戰神倒下了,生死不知,倭寇來勢洶洶,他們這一次還能挺過去嗎?

就在這時,一個穿着銀甲提着紅纓槍的女将軍出現了。

她對他們說,莫怕,有我霍無雙在,沒人能越過邊境線一步,你們安心做飯過日子,該幹嘛幹嘛。

然後,在接下來的十幾天裏,女将軍鮮豔的紅披風在戰場上獵獵飛舞。

銀槍像是咆哮的銀龍,收割着倭賊的狗頭。

女将軍出手必勝,将倭賊殺的落花流水,銀甲紅披風成了所有倭賊的噩夢。

他們想投降,想退兵,想逃跑,女将軍不讓,将他們死死困在了戰場上。

“我霍無雙在的地方,不允許有一個活着的鬼子。”

士兵和百姓們不懂将軍為啥管倭寇叫鬼子,但一想,倭賊可不就是惡鬼嘛,無雙将軍形容的真貼切。

三天前的最後一役,她帶領霍家軍将走投無路的倭賊趕進了一處天坑。

然後亂箭齊發,就地坑殺了所有倭賊餘孽。

終于,盤旋在邊城百姓心頭幾十年的陰霾被徹底驅散。

至此,霍無雙這個名字響徹邊城,成了與霍羽齊名的小戰神。

她是邊城百姓心中的又一個守護神,眼下,她說要反了趙皇,還他們公道,百姓自然一呼百應。

不相信救命恩人,難不成還要相信坐在龍椅上的那個賣國賊?

祁安本可以早早出手的,但她一直等到倭寇兵臨城下,百姓恐懼絕望到了頂點才出手。

人只有被逼到絕境,才會對救命之恩感受至深。

人性,向來如此。

有百姓關切地問起霍羽:“小将軍,霍将軍還沒醒嗎?他好點了嗎?”

祁安斂去煞氣,溫和地告知百姓:

“多謝大家關心,爹爹的毒已經解了,神醫說就這幾天就能醒了。”

“那就好,那就好,蒼天保佑啊,我就知道将軍會好起來的。”

“老天有眼啊,好人有好報。”

“我要給兩位将軍立長生牌,保佑他們平平安安。”

祁安一一謝過了百姓的好意,心裏卻在想。

好人有好報嗎?并不見得。

相反,好人很少有好報。

更多情況下是,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