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鳥盡弓藏的将軍府造反了5

他驚恐萬分,想捂住自己的嘴,奈何被綁的死死的,只能任由嘴巴有它自己的想法。

“是誰指使你的?”

“三皇子。”

“你們的具體計劃是什麽?”

“三皇子和倭寇達成了協議,他們那邊派出死士假裝成普通士兵劫掠村莊,我負責幫他們混進來。

然後挑個其他将領都忙的時間點彙報上去,霍将軍就會親自前去解救百姓,然後死士伺機刺殺将軍。”

衆将士已經知道了霍羽差點被一個侏儒刺殺的事兒。

但此時突然聽到康海親口承認跟三皇子有關,一個個眼睛瞪得像銅鈴。

然而,還沒完。

一個脾氣火爆的将領忍不住上前,揪住康海的衣領,怒喝:

“倭賊答應幫他刺殺大将軍,他又許給了倭賊什麽?”

康海絕望地聽見自己說:“事成之後,将邊關四城送給倭寇。”

“荒謬!”

“無恥!”

此言一出,衆将領嘩啦一下全部站了起來,簡直不敢相信自己聽到了什麽。

他們這些年死守邊關,抛頭顱灑熱血,只為有朝一日能将倭寇徹底消滅,讓常年遭受戰火的邊關百姓過上平靜安穩的生活。

而他們大盛的皇子,生活在錦衣玉食的盛京城,卻将邊關土地和百姓拱手送給敵人,只為除掉大盛的戰神。

何其荒謬?

祁安心想,更荒謬的還在後面呢。

眼見着康海要被幾個将士打死了,祁安忙給老爹使了個眼色,霍羽便喊着他們坐下了。

衆人臉色鐵青,胸膛起伏不定,康海則是鼻青臉腫,被揍成了豬頭。

祁安說:“各位叔伯稍安勿躁,不妨想想,三皇子和我爹無冤無仇,為什麽要殺我爹?”

這群長年領兵吃沙子的将領大多心思單純,但絕對不傻。

經祁安提醒,他們不約而同地想到了另一種可能。

霍羽死了,誰最得利?

自然是龍椅上坐的那位。

衆人對視一眼,臉色更難看了,如果真是皇上幹的,那他簡直不配為君。

為了除掉大将軍拿回兵權,竟然不惜割讓國土,将自己的百姓送給倭寇屠戮。

祁安開口,再次問道:“康海,三皇子為什麽要殺我爹?”

康海只恨自己不是個啞巴,他努力想管住嘴巴,奈何無濟于事。

“因為……因為皇上說,誰能除掉大将軍,拿回兵權,誰就是下一任儲君。”

康海話落,整個營帳落針可聞。

衆将領只覺得一股寒意從腳底升起,胸口更是像被數九寒冬的冷風吹過。哇涼哇涼的。

即便是對這個結果早有猜測的霍羽,也覺得心痛難忍。

當年那個純粹熱烈的青年曾對他說,要當一個愛民如子的好皇帝,讓百姓們吃飽穿暖,不必再因為戰火擔驚受怕。

因為這句話,他這二十年心甘情願地為他守着江山,再苦再累都甘之如饴。

可換來了什麽呢?

權利,真的會完全改變一個人嗎?

衆将領眼圈紅了,這些八尺高的糙漢子虎目含淚,一人忽地跪地抱拳,咬牙道:

“将軍,那個通敵賣國,置百姓于不顧的君主不值得我們賣命,趙氏皇族不配我們效忠。”

“末将附議。”

“附議。”

……

衆将領齊刷刷跪下,祁安最後一個出列,她站着雙手抱拳:“末将附議。”

最後,她一字一句道:“趙氏如此昏庸,不如,我們反了他。”

衆人身子一頓,緊接着整齊出聲:“反了他。”

康海被這大膽發言吓的兩眼一翻,暈了過去。

幾日後,朝廷收到了兩份邊關急報。

一份是大将軍霍羽被倭寇暗算,身中劇毒,昏迷不醒。

另一份是,倭寇知道得知戰神出事,已經開始集結大軍,準備趁機攻打邊關。

有關霍羽的那份,皇帝猶不放心,直到康海的密信也出現在他的龍案上,這才确認消息可靠。

至于第二份,他并不擔心,那是和倭寇提前說好的。

有康海做內鬼,倭寇輕易便能拿下邊關四城。

之後便開始佯攻,等三皇子去了再假裝不敵,順勢退兵。

如此一來,既不動聲色地完成了送出四城的協議,又能名正言順借此軍功立三皇子為儲君。

否則,他若是光明正大将邊關四城送給倭寇,怕是要被大盛臣民的唾沫淹死。

皇帝心裏美滋滋,但在朝堂上卻做出一副驚怒的樣子,立即派出自己的禦用太醫趕赴邊關。

什麽千年人參,百年雪蓮不要錢一樣往出拿,下令一定要将自己的義弟治好。

然後就有大臣順勢提出倭寇虎視眈眈,邊關戰況緊急,請皇帝派人前往邊關坐鎮。

幾個皇子都想去,吵了好幾個朝會,最後皇帝決定讓他們一起去,但要以三皇子為首。

三皇子明白,皇上這是在為自己日後鋪路。

只要他能去邊關鍍一層金,回來之後,太子之位就是他的了。

至于為啥其他皇子也去,三皇子冷笑,帝王手段罷了。

父皇不會允許一個皇子獨大的。

皇帝派出五萬羽林衛和幾個武将随行,保護各位皇子。

什麽點兵,誓師,準備糧草,城門送別等一系列流程走下來,已經過去了五日。

幾個皇子錦衣玉食慣了,根本受不了行軍途中的颠簸,動辄就要休息,看得幾位武将直皺眉頭。

大盛朝的武将沒有不崇拜戰神的。

幾個武将絕望地心想,指望這幾個草包皇子取代戰神坐鎮邊關,皇帝真是想屁吃呢。

他們擔心霍羽和邊關百姓的安危,看着悠哉悠哉仿若秋游的行軍隊伍,簡直心急如焚。

恨不得扔下這幾個草包自己趕赴邊關,奈何皇命難違。

就這樣一路搖搖晃晃,走走停停地到了邊關,又過去了半個月。

未進城前,趙真本以為自己會看到一個滿目瘡痍,血流成河的邊城。

畢竟倭寇的尿性就是,每攻下一座城池,都會進行屠城。

沒想到他都這麽拖延時間了,又有康海從中協助,倭寇居然還沒拿下四城。

幾個皇子對視一眼,心裏都是一片迷茫。

一行人進了城,才發現百姓們正在載歌載舞,殺豬宰羊,簡直比過年還熱鬧。

他們臉上的笑容燦爛的不像話,像是常年籠罩在頭頂的陰霾終于散去。

衆人更迷茫了。

這怎麽看都不像是被倭寇攻打過的樣子啊?

難不成是得知皇子來了,為他們準備了歡迎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