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鳥盡弓藏的将軍府造反了1

盛京,大将軍府。

演武場上,一襲紅衣勁裝的年輕女子正在練槍。

銀色的紅纓長槍仿佛是她身體的一部分,輾轉騰挪間,青絲與銀槍一起飛舞。

端的是翩若驚鴻,宛若游龍。

一旁的涼亭裏,坐着一個與女子相貌有七八分相似的中年美婦,一臉慈愛地看着練槍的女子。

秋雨道:“夫人,小姐身手越發厲害了,我覺得今年的武狀元都不及咱們小姐呢。”

“那是,我們小姐可是将軍自小手把手教的,旁人如何比得?”秋月道。

美婦內心驕傲不已,但還是提醒兩個侍女:“在府裏說說便罷了,在外不可多言。”

“夫人放心,我們省得。”兩人笑着應下。

她們二人自小和小姐一起長大,名義上是主仆,其實跟姐妹差不多。

在這将軍府裏,沒人拿她們當奴婢。

眼見女子收槍,美婦忙招手喚她:“無雙,快來歇着,娘給你冰了酸梅湯,快來喝一碗去去暑。”

年輕女子,也就是祁安,大步邁進涼亭,沖美婦笑笑,接過她手中的酸梅湯,一仰頭幹了。

涼爽上頭,酸甜可口,祁安一抹嘴:“娘,再來一碗。”

将軍夫人沈氏邊給她擦汗,邊微笑着拒絕了她:“不可貪涼。”

祁安:“……”好吧。

阿塔看着眼前溫柔美麗的沈氏,活潑機靈的兩個姑娘,忍不住嘆息。

誰能想到她們再過不久就會死于非命呢?

這次的祈願者來自一個架空的古代小世界,是盛朝大将軍霍羽的獨女,名叫霍無雙。

衆所周知,封建王朝的将軍元帥沒有幾個能善始善終。

拼死拼活為皇帝打江山,守衛邊關,護佑百姓。

奈何多疑是帝王的通病,哪個皇帝能容忍兵權旁落?

越是骁勇善戰,忠君愛國的将軍,越容易成為皇帝的眼中釘,肉中刺,想方設法都要除去。

于是各位将軍元帥,好一點,戰死沙場馬革裹屍,死後還能留下個好名聲。

寸一點,被收回兵權,随便安個什麽莫須有的罪名,就被當成亂臣賊子給咔嚓了。

霍羽比他們更慘一點。

前朝帝王荒淫無道,百姓過的苦不堪言,有志之士紛紛揭竿而起。

最終,天下被霍羽和趙堅這對結義兄弟給拿下了。

他們結束了前朝的暴政,建立了大盛朝。

霍羽善戰,英勇有餘,但智謀不足。

他自知不是當皇帝的料,便主動讓義兄趙堅坐上了皇位,自己為他保駕護航,守衛國土。

趙堅感動于他的豁達謙讓之舉,封他為鎮國大将軍,許諾霍家世代尊貴,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當時的趙堅說這些話時都是真心的,他是真的覺得自己能做到。

之後,趙堅管理朝政,霍羽就為他征戰四方,保家衛國。

但至高無上的皇權能讓一個人變得面目全非,父子尚且反目,更何況是結義兄弟?

二十年過去了,霍羽成了名滿天下的兵馬大元帥,手握邊關三十萬大軍。

皇帝睡不着覺了。

尤其在其中一個皇子造反逼宮後,雖然被霍羽及時趕到帶兵制止,但他還是怕了。

皇子造反尚能被霍羽制止,若是霍羽造反呢?誰又能壓得住他?

猜疑的念頭一旦升起,就像是一根細小的毒刺紮在肉裏,拔不出來,便時刻隐隐作痛。

即便霍羽從沒做過一件逾距的事情。

別說逾距了,霍羽連兒子都沒有,膝下只有一個獨女。

霍羽雖然是大将軍,但只娶了一個妻子,是個五品小官之女,跟随霍羽常年駐守邊關。

兩人只生了一個女兒,也是自小在邊關長大。

不知有意還是無意,霍羽回京的次數越來越少,極力削弱自己的存在感。

但帝王的猜疑是不講道理的,霍羽名聲愈來愈顯,百姓稱之為戰神。

邊關将士更是對他死心塌地,邊關百姓則稱他們為霍家軍。

消息傳到皇帝耳中,他頓時更加覺得自己屁股底下的位置搖搖欲墜。

龍榻明明那麽寬敞,他躺在上邊卻覺得擁擠不堪。

眼看着霍無雙都十六歲了,皇帝便以給她相看夫婿的名義,下旨召她與将軍夫人回京。

霍羽百般推辭,皇帝卻擺出了義兄的架子,直言是伯伯操心侄女婚事。

霍羽只能放夫人和女兒回去,心裏也存了一絲幻想,許是他過于防備義兄了。

這些年他恪守本分,義兄也一切如常,許是他想多了。

再說,除非他造反,否則聖旨已下,他不得不從。

霍羽骨子裏是個極為忠正的人,做不出那謀逆之事。

霍無雙回到盛京後,皇帝對其百般寵愛,一衆皇子公主都比不上她受寵。

他讓霍無雙在他的兒子裏随便挑,挑中誰誰就是太子,皇子們紛紛對她大獻殷勤。

皇帝的所作所為贏得了朝野稱贊,都說他對大将軍器重信任,君不疑臣。

霍無雙誰也不想挑,她自幼在邊關長大,根本就不喜歡京城。

她喜歡自由,喜歡在遼闊的原野上馳騁,喜歡親手砍下倭寇的頭顱。

她不想嫁給任何男人,不想困在後院與許多女人争奪一個男人的寵愛,她不屑為之。

她此番回京是為了安皇帝的心,沒準備嫁人。

但她還沒想好要怎麽脫身,邊關就傳來了霍羽的死訊,說他遭遇倭寇伏擊,中毒身亡。

将軍夫人沈氏聽聞消息便暈了過去。

皇帝大怒,即刻派将領趕赴邊關,說要不惜一切代價,為義弟報仇。

他說的話,霍無雙一個字都不信。

她連夜混出城,不眠不休,跑死了好幾匹馬,搶在朝廷将領前面趕到了邊關。

等朝廷的人悠哉悠哉趕到時,霍無雙已經帶着霍家軍打退了倭寇,還割下了敵方将領的頭顱。

她自己也身受重傷,差點沒挺過去。

她懷疑父親的死是皇帝下的手,但是始終找不到證據。

朝野再次震驚,霍羽的女兒居然也是個帶兵的高手,戰神後繼有人,這下不擔心倭寇進犯了。

得到消息的皇帝卻差點沒氣死,心中更是篤定了霍羽早有不臣之心。

不然他為什麽教女兒武藝,還将帶兵打仗的本領悉數傳給她?

不就是想牢牢把持着兵權不放!

亂臣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