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生》劇組殺青的第二天, 擺鐘文化的白總又找上門了。

之前白總就跟文酌煜吃了一頓飯,因為在飯桌上文酌煜提出的入股條件略微苛刻,白總不能當場答應, 必須得回公司跟其他股東還有董事會成員商量一下。

誰都沒有想到, 這一商量差點沒把擺鐘文化商量到分崩離析——一方面是部分股東和董事會成員早就對擺鐘文化的虧損現狀有所不滿,認為擺鐘文化從成立以來專攻歷史劇和戲說劇的路線是不思進取, 并且非常不符合影視行業的未來發展。

簡而言之, 就是大家覺得擺鐘文化拍的作品越多就越虧錢,那些等着分紅賺錢的股東們早就不滿了。

如今大家好不容易說服白總拓寬影視路線,讓擺鐘文化的拍攝題材從歷史劇漸漸拓寬到最賺錢的都市劇和電影,卻沒想到白總當面答應的好好的,背後竟然又找到了文酌煜,想要說服文酌煜入股擺鐘文化來稀釋股東們的股份占比, 剝奪股東們的投票表決權。

于是有一部分人就不滿了, 直接表示要撤資。

白總着實沒有想到, 明明是一件雙贏的事情,最後竟然會鬧到股東用撤資做威脅的程度。他實在不能理解部分股東的腦回路, 但他也不能眼睜睜看着其他股東撤資——擺鐘文化的現狀已經很艱難了, 如果這個時候再鬧出股東撤資的醜聞, 只會更加影響外界對擺鐘文化的看法,進而影響到擺鐘文化積壓的那些作品。

于是白總只能暫停跟文酌煜談投資入股擺鐘文化這件事,忙着安撫其他股東們。

文酌煜從松白口中聽到這件事的時候, 也覺得很不可思議。不過想想上輩子擺鐘文化的結局,文酌煜竟然覺得可以理解了。

這大概就是搞藝術的人跟他們這些俗人的不同之處。就連股東們的思維方式跟他們這些單純搞錢的散戶的想法也是不一樣的。

不過那個時候文酌煜正忙着拍戲錄綜藝, 也沒有多餘的精力關注擺鐘文化的內部紛争, 等到《繡生》殺青以後, 白總似乎已經解決了公司的內部問題, 又興沖沖的跑來找文酌煜談入資的事情來了。

“之前你提到的那些要求,我們能答應一部分。”白總指的是文酌煜之前提出的想要投資決策一票否決權這件事:“我們可以通過投票表決的方式決定每一部戲的投資,如果您不同意的話,可以提出你自己的想法。我相信,只要你的理由能夠說服大家,大家一定會投票給你的。”

白總的态度特別誠懇。然而文酌煜不以為然——他就是不相信擺鐘文化的投資眼光,才要這一票否決權的。如果擺鐘文化不能給他權限,文酌煜覺得這次合作沒有繼續談下去的必要。

正常人能夠說服腦子有坑的投資者嗎?

顯然不能。所以文酌煜也沒打算說服擺鐘文化的其他股東們。

“我覺得白總應該明白一件事情。”文酌煜笑眯眯的說道。他的态度溫潤,語氣平和,然而說出來的話卻尖銳到讓白總都忍不住皺眉的程度。

“能否入股擺鐘文化,對于我個人而言并不是那麽的重要。我想要跟擺鐘文化合作,也并不是為了賺錢。只是因為我很欣賞貴公司在拍攝作品時考據慎重精益求精的态度。”

事實上,如果文酌煜想要賺錢的話,只需要多加一點杠杆再按照記憶多買幾只未來幾年只漲不跌的股票就好。有這種捷徑在,誰會費力不讨好的想要通過拍電影賺錢?

要知道一部戲從立項到正式播出,最快的流程也要半年的時間。而在金融市場,半個月的時間就足以讓一個人一夜暴富或者傾家蕩産。

“我不指望拍戲賺錢,但我也沒想過為了拍戲傾家蕩産。”文酌煜如是說道:“而貴公司在投資以及把握觀衆喜好這方面的能力一向讓人失望。”

文酌煜承認,擺鐘文化能夠堅持這麽多年,拍了那麽多質量上乘的經典作品,是有其優點的。可是這個優勢并不能抹殺擺鐘文化在投資領域的眼瞎和亂來。

想起上輩子,一個明明口碑不錯運作穩定的影視公司(雖然拍的作品大多叫好不叫座甚至因為收視率太低到最後都沒有電視臺願意買了),竟然因為投資電影屢遭重創淪落到破産倒閉的境地,文酌煜又怎麽能夠相信擺鐘文化的股東們會聽從他的建議呢?

要知道這世界上最困難的一件事情莫過于說服一個想法跟你南轅北轍的人,讓對方按照你的思維方式做事——哪怕你是為了大家的利益。

文酌煜的态度特別堅定,甚至比上次見面時更加不容置喙。白總也默然了。

其他股東擔心文酌煜入股擺鐘文化之後,會仗着一票否決權亂來,白總自己又何嘗沒有這樣的擔憂?

要知道擺鐘文化是白總自己創建起來的公司,從默默無聞到如今的口碑良好,白總付出了多少心血汗水?他怎麽能夠容忍一個外人用一票否決權這樣的把戲輕而易舉的奪走他的事業?

可是白總又真的欣賞文酌煜的演技和投資眼光,知道文酌煜的加入很有可能讓擺鐘文化更上一層樓。可凡事都有個萬一!

萬一文酌煜只是在金融領域眼光獨到,在影視行業的投資目光并不行呢?

就算外界再神話文酌煜的投資能力,他也不過是個剛上大二的學生,是個普通人。既然是人就有出錯的時候。萬一文酌煜就是看走眼了損失了擺鐘文化的利益呢?

畢竟文酌煜的資歷那麽淺。于影視行業來說就是一個新人,雖然之前也有過投資電影大爆的情況,那畢竟是個個例。要知道文酌煜入行以來參演過那麽多部電影,如今也只上映了一部呢!那一部電影的賣點還是顧熙槐和陳栩生導演,誰敢保證文酌煜接下來參與的作品都有這種成績?

白總真的很猶豫。可是文酌煜又拒不妥協退讓。談判一時間僵住了。

既然談不下去,文酌煜也不強求,直接把這件事撂下,轉而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沒錯,盡管文酌煜當初嫌麻煩,并沒有想過自己成立影視公司,但他最終還是放棄了省事的想法。

因為文酌煜在跟擺鐘文化的談判中徹底意識到,自己沒有根基沒有背景,即便想要扶持一家基礎不錯的影視公司,以達到雙贏的結果,對方也未必樂意——只要沒有走到山窮水盡的程度,有哪家公司創始人願意把自己辛苦創下的事業拱手讓人呢?

盡管文酌煜也沒想要吞并擺鐘文化,但他想要的一票否決權顯然侵害了創始人白總的利益。這也是其他股東以撤資的理由威脅白總時,白總立場并不堅定的重要原因。

既然明白了自己的天真之處,文酌煜當然不會被同一塊石頭絆倒第二次。所以他放棄了入股擺鐘文化的想法,反而自己成立了工作室。而這個工作室的職責就是處理文酌煜的演藝合同,以及投資文酌煜看好的影視劇。等到工作室步入正軌,規模穩定以後,文酌煜可能也會參與影視劇的拍攝和制作吧。

就像現在的顧熙槐一樣。

因為心底有了這樣的打算,文酌煜在《繡生》殺青以後,也很用心的經營着跟岑忘年導演,以及劇組同行們的關系。雖然不至于将所有人都劃入自己的“禦用班底”,但是當自己想要拍攝電影或者電視劇的時候,也不至于落到無人可用的尴尬境地。

“需要我幫你介紹一些人嗎?”

知道文酌煜的野心之後,顧熙槐二話不說,用實際行動表達了自己的支持。他在圈內這麽多年,結識的人脈也不少,如果文酌煜需要的話,顧熙槐非常願意把自己的人脈介紹給文酌煜。

不過文酌煜對于工作室的用人方面有自己的一套想法。他畢竟是重生回來的,娛樂圈未來數年會湧現的人才和奇葩們,文酌煜不說如數家珍,至少了如指掌。所以他現在就想要趁着一些新人演員還沒發跡,甚至還沒出道的情況下,把人簽進自己的工作室。

一方面,是利用自己的預知能力幫助對方規劃職業生涯,避免他們像上輩子那樣或誤入歧途或職業坎坷,最後落到退圈隐退的遺憾結局。另一方面,文酌煜也是給自己積累人脈,只要培訓好了這些人,自己想要拍攝作品的時候,就不需要犯愁到哪裏找人了。

至于更加重要的經紀人團隊還有其他幕後工作人員,這已經不僅僅是工作室的員工而更加接近于合作夥伴了,文酌煜在挑選這些人的時候态度更加慎重。因為他既不想看到經紀人能力平庸拖自己的後腿,也不希望對方心思太靈活給自己找麻煩。

在文酌煜看來,選擇合作夥伴嘛,并不一定要驚才絕豔才華橫溢到頂尖的程度,比起這個文酌煜顯然更加看重合作夥伴的心性和眼界——只有雙方都适合,相處起來默契融洽并且能夠達到互補的程度才是最好的。

“那你看看我怎麽樣?”

得知文酌煜對合作夥伴的要求以後,一直躍躍欲試的顧熙槐竟然找上門來毛遂自薦:“你覺得我能有幸成為你的合作夥伴嗎?”

文酌煜簡直哭笑不得:“我是想找經紀人團隊,又不是想要對戲的搭檔。你來湊什麽熱鬧。”

文酌煜可不相信,對演技癡迷到一定程度的顧熙槐會來當他的經紀人。當然就算對方真的有這種想法,文酌煜也是不會答應的。